Saturday, July 24, 2010

脊醫淺談(11)

脊醫是否等同跌打
有些朋友問我,脊醫是否等同「跌打」? 我沒有資格代表「跌打」發言,我在網上找了香港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蔡昕宏註冊中醫師的跌打原理給讀者瞭解。他說:「『跌打』,香港獨有的名稱,即骨傷科。學功夫,容易跌傷打傷,故早期香港的武術家除了傳授武術外,大都兼開跌打醫館,亦有『未學出拳,先學紥馬;未學功夫,先學跌打』之說。跌打骨傷是研究皮肉、筋骨、氣血、臟腑經絡損傷疾患的一門科學,其治療範圍大致可分為骨折、脫位、傷筋和損傷內證四類。治療分為內治法和外治法,包括內服、外敷中藥、理筋手法、針灸、夾縛固定和牽引療法等等。」

脊骨神經科學療法建基於復原脊骨骨節損傷或脊骨骨節輕度移位的理念之上,回復關節的正常活動能力,對治人體廣泛發病機理。脊椎是人體主要神經系統的保護罩及中樞神經的主要通道。脊椎神經系統統理,管治身體各部份器官及細胞。一旦脊骨骨節輕度移位 (Vertebral Subluxation) 可壓著有關器官及細胞神經系統,可會令相關器官產生功能性疾病。脊醫利用獨特技巧,無藥物的脊科醫學矯正法,使神經系統不再被壓,令身體機能得到改善及鞏固、平衝、並達到「治本」的醫學理念。脊醫可把身體神經系統發揮至最正常運作及保健之效。

在此,我想借用中醫常用的「固本倍元」和「血不通則痛、血通則不痛」的理念套用於脊骨神經科學療法。「固本」是堅固根本,培養元氣,首先我們要要打好身體的底子,便可無懼很多外來引致的疾病。很多頑固痛症的主要成因是氣、血運行的功能發生障礙,形成氣滯血瘀做成不通則痛。血、氣暢順身體便可抵禦外來因素對身體健康的傷害。

孕育在母體內的嬰兒,除了由於先天因素外,頭顱, 軀幹應該是正常的。但是我們仍然會因外來的物理,化學及環境因素,致使我們身體、脊椎、骨幹有所改變。
物理因素包括當產嬰時嬰兒頭部所承受母親推出體外的壓力,或醫生所用助產儀器如鉗子、抽 吸器等的外力;亦包括我們成長中所遇到的因運動、交通、家居意外、不正當的坐、站、搬運姿勢所做成的生理創傷。
化學及環境因素是指因外來化學元素,如食物添加劑、藥物、食水、空氣、環境污染做成的人體不適。
其他內外起因也包括因感情、工作及學業壓力、病痛、經濟及家庭狀況所引起的情緒緊張等等,這些都會把脊椎神經及肌肉拉緊,至令身體不適。

讀者也可能曾聽聞一些對兒童不小心跌到、 創傷的另類 「治療方法」。比如一位小朋友騎自行車不小心跌到,正在看管小朋友的公公、婆婆馬上跑前來,抱著小朋友說:「不用怕!不用哭!給公公、婆婆親親,待一會兒代你打打這個 『曳曳』單車便不痛了!」又說:「不用怕!不用哭!讓公公、婆婆給你搓搓,擦擦藥油就好了!」
這樣做法確實是在心理上可安撫了不小心跌到的小朋友。小朋友可能很快便暫時忘記了痛楚。很多時,輕微創傷是可以不藥而癒,但有些比較嚴重的意外創傷,則可能做成了不自知的傷害。
最常見的是脊椎輕度移位、脫位。一旦脊椎神經受壓著,可能影響身體相關器官正常工能。我曾治癒一些患頭痛的病人,他們頭痛的根源是脊椎神經受壓,當我把脊椎輕度移位復位,他們的頭痛也相繼好轉。脊醫的「固本」就是要把我們身體回復至其應有的狀況。

腦脊髓液( 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存在於腦室及蛛網膜下隙內的一種無色透明液體。脊髓液是保護腦和脊髓免受外震盪損傷,並作提供給腦、神經系統、細胞營養物質及運走新陳代謝廢物。腦脊液是由血循環,中樞神經系統任何部位發生病變時,如感染、炎症、腫瘤、外傷等都可引起腦脊髓液成分的改變。如脊椎中樞神經系統因意外創傷,可能會影響腦脊髓液運行,形成氣滯血瘀做成「不通則痛」,及致影響相關器官和系統。
跌打、骨傷科在亞洲國家, 地區比較通行。病人大多數是因「疼」、「痛」去找跌打。脊醫則除了治療,也有「固本保健」的作用。

學歷方面,脊醫是受過五年或更長嚴格的大學學士及 碩士專科訓練。主要本科有脊醫臨床學、解剖學、微生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神經病學、人類生物學、生物力學、X光照相學等。我所畢業的RMIT 大學,脊醫培訓需要在人體解剖實驗室化上一年多的時間學習,並要達到清楚明瞭人體各器官、系統、骨骼結構、神經線、肌肉起接位置等學識。脊醫治病不是憑空揣摩人體結構而是實踐在人體解剖實驗室所學的人體結構,繼而用於病理分析。
而據我所知,澳洲各大學暫時未提供跌打本科課程。

還有,按澳洲現行的做法,各私家醫療保險視脊醫為傳統醫療的一部份,脊醫部份診金可回扣的。而「跌打」就不一樣了。
最後,請讀者自行判斷脊骨神經科學療法是否等同跌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